服务热线 180-936362260936-8889979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名家推荐

郭巍青

c3.jpg

职称:教授、博导  

学位及授予单位:博士、中山大学

学术特长:公共政策研究、政治制度研究、地方治理研究

 

学术兼职

中国政治学会理事

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

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

 

学术活动

1990年8月-1991年9月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国家公派

1998.9-10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

2001.7-8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访问学者

 

主讲课程:中国公共政策、社会组织与公共政策、公共政策分析、社会政策基础理论  

 

科研项目

1、“基层人大选举研究”,中国社科院子项目,1997--1998

2、“公共管理与地方行政”,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,1998--1998

3、“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”,美国福特基金会,2003--2004   

4、“2005年广州市村委选举观察”,广州市民政局,2005--2005

5、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治理模式研究,教育部重大项目,2005-2007

6、“广州草根公益民间组织生存状况调查”,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,2007--2008

7、“珠三角农民工收支状况调查”,南方都市报,2008-2009

8、“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系统建设”,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,2010--2011

9、“国外社会政策前沿理论研究”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,2010-2011

10、“中国公共政策与公民政治文化研究”,福特基金会,2010-2012

 

学术论文

1、“垃圾处理与公民创议运动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,2011年第4期。

2、“风险社会的环境异议:以广州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为例”,《公共行政评论》,2011年第1期。  

3、“现代性风险呼唤公民社会建设”,《探索与争鸣》,2011年第2期。

4、“混合福利视角下的住房政策分析”,《吉林大学学报》,2010年第2期。

5、 Empowering the public and policy science of democracy from a post-modernist perspective,Chang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East Asia,   Edited by Ka Ho Mok and Ray Forrest, New York, 2009.

6、“重新建构政策过程: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”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,2009年第三期。

7、“ NGO的三重功能:以地震救援经验为基础的分析”,《探索与争鸣》,2008.07。 

8、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——以下塘村修祠为例”,《开放时代》,2005.03。   

9、“公共管理:新的研究方向”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,2002.01。 

10、“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”,《中国行政管理》,1997。 

11、理解政策网络,《中国公共政策分析·2008年卷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8年

12、社会权利与和谐社会:关于中国福利政策的新视角,《中国公共政策评论》(第1卷)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6年

13、住房政策与政府责任:混合福利的视角,《政府主导作用与房地产商社会责任》,广东经济出版社,2008年


其他文章

1、“政府官员如何面向公众说话”,《决策咨询 》,2004。

2、“政府官员如何把握说话的“度””,《决策咨询 》,2004。

3、“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’:区域发展与区域治理”,《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5年卷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.01。

4、“中国市长如何说话”,《决策》,2005.01。

5、“中国市长‘失语’状态引发的忧思”,《领导文萃》,2005.05。

6、“省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:贵阳住房货币化改革”,公共管理研究——“21世纪的公共管理:机遇与挑战”》,2005.06。

7、官民互动的当前趋势,《人民论坛》2010年第9期。

8、“局长日记”背后的三重困境,《人民论坛》2010年第12期。


专著与教材

1、《现代公共政策分析》,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0.01。

2、《公共政策》,南方日报出版社 ,2007.12。


(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)
上一篇: 何俊志 下一篇: 岳经纶
微信 扫码咨询培训方案扫码咨询培训方案 咨询 电话18093636226 TOP